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种植技术 > 粮食 正文

宁夏小麦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技术(二)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10-05-07 

  魏亦勤          研究员        宁夏农科院

  2010-5-7
  三、小麦根和茎基部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
  我国主要的根和茎基部病害
  纹枯病
  全蚀病
  根腐病
  胞囊线虫
  小麦纹枯病:
  小麦纹枯病又称尖眼点病、立枯病。20世纪中叶在英国、荷兰等地被报告,后来在美国也发现。发病零星、危害轻、与其他病害等共同发生。
  分布广泛,上世纪80年代后从江苏等地开始发生,并逐渐蔓延,目前已扩展到黄淮海和华北麦区,
  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%~20%,重病田块可达60% ~ 80%以上,特别严重田块的枯白穗率可高达20%以上。
  病株于抽穗前就可能有部分茎蘖死亡,未死亡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被破坏、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而影响麦株正常生长发育,导致麦穗的穗粒数减少,籽粒灌浆不足,千粒重降低,一般减产10%左右,严重时高达30%~40%以上。
  病害症状: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,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。
  发病初期,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,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。病部逐渐扩大,颜色变深,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,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,猝倒而死亡。
  叶鞘上的梭形病斑联合,呈云纹状,中间淡黄褐色,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。
  病斑也可向内发展深入茎秆,导致烂茎,造成倒伏、枯孕穗或枯白穗。
  病株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,并纠集成团,淡黄色至黄褐色,最后形成许多散生的、球形或近球形的褐色、直径1~2mm的小颗粒状物(菌核)。菌核由少量菌丝与叶鞘组织相连。
  发病因素:一般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。
  春季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,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。3月至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。
  沙壤土地区纹枯病重于黏土地区,黏土地区纹枯病重于盐碱土地区。中性偏酸性土壤发病较重。
  缺钾田块发病重。
  耕作与栽培措施 :
  小麦地连作年限长,有利于菌源积累,发病重。
  小麦早播,纹枯病冬前发病重,后期枯白穗多。
  播种量大,群体大,发病重。
  施N肥量大、早,发病重。
  小麦全蚀病发生与危害:
  小麦上的最重要的根部病害。
  小麦全蚀病是一个发生历史悠久,分布比较广泛的病害, 1852年在澳大利亚最先发现小麦全蚀病,1868年首次报道。
  世界上主要小麦产区几乎都有全蚀病发生的报道。现已成为世界各大、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。
  全蚀病在我国发生历史较短,1931年江苏曾有此病的记载。目前在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陕西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等省都有发生。
  小麦病后一般减产10%~20%,重者达50%以上。
  症状:
 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根病。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,地上部的症状,是根及茎基部受害所引起。受土壤菌量和根部受害程度的影响,田间症状显现期不一。重病地块在拔节后期即出现若干矮化发病中心,麦田生长高低不平,中心病株矮、黄、稀疏,极易识别;轻病地块在小麦灌浆期病株始显零星成簇早枯白穗,远看与绿色健株形成明显对照。
  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,在潮湿麦田中,茎基部表面布满条点状黑斑(黑色菌丝鞘)形成“黑脚”,在因病早死的麦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子囊壳。上述症状均为全蚀病的突出特点,也是区别与其他小麦根腐型病害的主要特征。
  病害传播途径:
  长距离:种子(夹带的病残体)、农具(耕种和收割机械)。
  短距离:土壤中的病根残茬以及混杂有病残体的粪肥、种子。
  病菌的主要初侵来源是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。至于子囊孢子喷落到土壤中有否致病作用,各地报道不一。
  国外资料认为,子囊孢子在灭菌土壤中,有侵染致病能力,在不灭菌的土壤中,则不能萌发侵染。
  病害发生因素:
  连作病重,轮作病轻小麦与夏玉米1年两作多年连种,增加了土壤中菌量,故病情加重。隔茬种麦或水、旱轮作可控制病害发生。
  在有机质含量高和氮、磷、钾肥充足的土壤中,小麦次生根的长度、根数及根重均明显增加,植株抵抗侵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长的能力均明显提高,从而压低病情。反之,土壤肥力低,氮、磷、钾比例失调,尤其是缺磷地块,病情加重。
  小麦品种间耐病性存在差异。凡分蘖力强、根系发达的品种均较耐病;反之,感病较重。
  早播可以通过初侵染增加发病率,同时也可提高病情严重度。
  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。施用氨态氮肥发病轻,NH4处理的小区以荧光假单胞菌为主。
  冬麦区冬季温暖、晚秋早春多雨发病重。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。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,降低菌量,能减轻冬麦发病。
  播种密度高发病严重。
  全蚀病田连作小麦,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,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情况下,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。
  全蚀病自然衰退的原因:研究表明,该现象与土壤中的荧光假单胞菌积累有关,其在根系分泌的抗生素(DAPG等)可抑制全蚀病菌。
 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,TAD已成为研究根病生物防治的模式体系,同时为抗生素可在土壤中产生,并可影响根际微生物生态。
 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:
  加强病害产地检疫,禁止从病区引种,防止病害蔓延。控制使用来自病区的机械进行耕种和收割。
  在已经发生病害的地区和田块,可采取与非寄主作物油菜、蚕豆等轮作的方法控制病害和降低危害。有水源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。
  农业防治:
  控制土壤水分,减少病菌的侵染和传播。
  增施有机底肥,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。无机肥施用应注意氮、磷、钾的配比,有条件还可补充一些微量元素。促进小麦根系生长。
  施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。
  化学防治:
  对种子进行杀菌剂处理可控制该病的发生。
  目前已登记的药剂及用量为:①125克/升硅噻菌胺(全蚀净)悬浮种衣剂20-30克(有效成分)/100公斤种子;②30克/升苯醚甲环唑(敌萎丹)悬浮种衣剂6-9克(有效成分)/100公斤种子;③0.8%腈菌·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0-26.67克/100公斤种子。还可以用重的0.03%(有效成分)的三唑酮(粉锈宁)进行拌种。拌种时将药剂按5000毫升/100公斤麦种进行兑水,将麦种与药液搅拌均匀后,晾干后播种。
  在小麦拔节期,每亩可用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5-100克兑水60公斤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雾。
  小麦根腐病
  病害循环:
 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胚内或病残体上越夏、越冬。
  小麦播种后,种子上和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菌直接侵染幼芽和幼苗,引起芽腐和苗枯。
  病菌在病部产生分生抱子,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侵染叶片、穗部和种子,造成叶枯、穗腐和黑胚粒。
  发病条件:
  耕作制度:小麦多年连作,土壤内积累大量病菌发病重。
  种子带菌率:种子带菌率越高,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就越大。
  土壤环境:土壤湿度过高过低不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,被害严重。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,幼苗抗病力下降,苗腐病加重。土壤黏重或地势低洼,也会使病情加重。
  播期与播种深度:小麦过迟播种不仅产量低,幼苗根腐病也重。适期早播不仅产量增高,而且苗腐病明显减轻。幼苗根腐病的发生程度随着播种深度的加深病情明显加重。
  气候条件:苗期低温受冻,幼苗抗逆力弱,病害重。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旬平均相对湿度80%以上并配合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病势进一步发展,但干旱少雨造成根系生长衰弱也会加重病情。穗期多雨、多雾而温暖易引起枯白穗和黑胚粒,种子带病率高。
  品种抗病性:目前尚未发现对小麦根腐病免疫的品种,但品种(系)间抗病性有极显著差异。
  田间杂草多,耕翻粗糙,土壤瘠薄,小麦倒伏严重,病害均有加重趋势。
  病害防治:
  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处理。目前已登记的种子处理剂及用量为:25克/升咯菌腈(适乐时)悬浮种衣剂3.75-5克(有效成分)/100公斤种子;15%多·福悬浮种衣剂243-283克(有效成分)/100公斤种子;23%戊唑·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:400-550(药种比)。
  小麦拔节抽穗期成株开花期用25%丙环唑(敌力脱)乳油124.5-249克/公顷,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叶面喷雾1-2次。
  采用小麦与豆科、马铃薯、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,适时早播,浅播,土壤过湿的要散墒后播种,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业措施减轻受害。增施肥料特别是磷肥,以促进根的生长和减轻病害的危害。
  几类药剂对两种根腐的作用
  药剂
 
  一般根腐
 
  镰刀菌根腐
 
  嘧菌酯类
 
  √
 
  苯醚甲环唑
  (敌萎丹)
 
  √
 
  √
 
  咯菌腈
  (适乐时)
 
  √
 
  √
 
  戊唑醇
 
  √
 
  √